第115章 石刻诫命与基因原典


    密道尽头的符文墙在极昼下泛着锕系微光,沈砚之的戒指刚触碰石刻,“惊蛰”
    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194o年冬,陈安邦将军曾在北平图书馆见过相似的北欧铭文,当时用朱砂笔在旁批注——“记忆如星火,可照明亦可焚城,关键在持火者之心。”
    顾清辞的莱卡相机对准符文,镜头里的古挪威语突然显形为中文密写:“守护者当以守护为念,非为杀戮。”
    “羊皮卷在符文墙后!”
    阿芙罗拉的银质徽章与暗格产生共振,俄罗斯数据库弹出匹配报告,“符文雕刻技法与公元8世纪维京人‘记忆守护者’石碑同源。”
    沈砚之拨开蛛网,现卷插画中的维京战士手举北斗七星,其铠甲纹路与“惊蛰”
    的袖扣图案惊人相似。
    记忆回廊中,“惊蛰”
    的镜像抚摸着羊皮卷边缘:“1939年高桥隼掠夺过类似文献,他在笔记里骂维京人‘守着宝藏却不懂利用’。”
    “看这段记载!”
    顾清辞放大羊皮卷的泛黄纸页,古诺尔斯文描述着惊天秘密:某支维京氏族通过血脉传承先祖的战斗记忆,初期屡建奇功,最终却因“记忆过载”
    自相残杀,幸存者在石碑刻下诫命——“记忆基因如双刃剑,滥用必遭反噬,唯以守护之心方能持握。”
    阿隼的加密分析瞬间跳出对比图:氏族战士的“记忆疯癫”
    症状,与东京实验室第73号受试者的人格分裂报告完全一致。
    “这是记忆基因的原始警示!”
    沈砚之的机械表突然停摆,1o:1o的指针与羊皮卷的“过载”
    符号共振,“普罗米修斯的受试者正在重蹈维京人的覆辙。”
    记忆闪回中,高桥隼的实验日志里夹着羊皮卷的临摹本,其批注用红墨水写着:“弱者才需诫命,强者当主宰记忆。”
    顾清辞的翡翠耳环捕捉到异常脑波,林浩宇颅骨内的芯片与羊皮卷产生排斥性共振,证实了“惊蛰”
    的判断:“被污染的记忆无法理解守护的真义。”
    “符文墙的能量场在变化!”
    阿芙罗拉调试光谱仪,锕系水晶与沈砚之的lrp1b基因产生共鸣,“羊皮卷记载的‘记忆原典’正在被激活,这是全球记忆防火墙的核心节点。”
    沈砚之看着卷中“记忆守护者”
    的星象图,突然明白维京古墓的终极设计——北斗七星结构其实是个巨大的记忆共鸣器,其频率与外白渡桥的记忆水晶、乃至沈砚之的“晨光锚点”
    形成跨时空网络。
    “林浩宇在南极启动记忆反应堆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