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帝后夜话
周皇后想了想说道“现在朝廷财政拮据,没有办法赏赐,不如给杨凡升一下官吧。”
“朕也是这么想的,遵化卫的指挥使老迈昏庸,畏敌如虎,朕想换了他,但是杨凡太年轻资历不足,升迁太快也不是好事,朕准备把他的千户官升为守御千户官,这样就可以管三个千户所,但职级又不算太高,同时兼任遵化卫的指挥佥事。
这样也算连升两级了。”
明朝于都指挥使司(省设三司之一,管一省军事)之下设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人,正三品,副长官为指挥同知人,从三品;属员有指挥佥事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分别管司法军纪)人,从四品,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人。
千户是正五品,指挥佥事是正四品,杨凡升任守御千户,统兵人,并且职级从正五品升到正四品。
算是很快的升迁了。
考虑到两个月前杨凡还是百户,百户是正六品。
升为千户已经是提拔两级了,越过了副千户从五品。
守御千户所,简称御。
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
不隶卫,直属都指挥使司。
并不多见。
也就是说遵化卫管不着杨凡,只有北直隶的都指挥使司才能管杨凡。
例如此时云南一省,就设有十四千户所、三御。
减少指挥层级也是便于以后崇祯有所安排时,好下命令。
以后皇帝再找杨凡可以通过五军都督府直接下命令给北直隶的都指挥使司,然后都指挥使司传令给杨凡。
这几次宣圣旨是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保密。
要不然一个六品官,哪有接圣旨的资格。
四品以下,营兵由兵部下令。
卫所兵由五军都督府下令就可以了。
虽然千户是皇帝补偿杨凡乱石滩之战的战功,予以后补升迁的,但是这么短的时间里。
杨凡实际上升了四级,从百户--副千户--千户--守御千户--指挥佥事。
正六品升迁到正四品,才两个多月。
这已经很骇人听闻了。
周皇后点点头,这样处理非常合适,要不然升迁太快,对杨凡也不是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就是捧杀了。
守御千户也是千户,不显眼。
而且他归省里的都司直辖,比较自由,免去了很多的麻烦,毕竟遵化卫管不到他,同时在遵化卫挂一个指挥佥事,也便于他在遵化办事,以免同僚被排挤。
崇祯此时完全掌控了局面,心情很好,有些可惜的说道“杨凡办事很合朕的心意,杀伐果断,毫不拖泥带水,把事情交给他朕很放心,很多事他都准备在前面,朕没想到的,他提前都准备好了,就是资历太浅了,而且人也有些过于保守。”
周皇后有些诧异,问道“我看他胆子很大的啊,怼起奉圣夫人,一点惧色都没有,和魏阉作对,也没有一点担心害怕的样子,之前剿灭东林那些人派来的三千匪徒,也是毫不手软。”
崇祯解释道“杨凡办事时勇于任事,毫不拖沓。
这倒是优点,但朕能看出来,他这个人是你推一下,他动一下,你要是不给他安排点事,他根本就是在混日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