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沉疴旧疾皆如山毒医联手探幽微(第2页)
这种血丝非常隐蔽,若非她观察入微,又刻意寻找,根本难以现!
这是……“络脉瘀阻”
的征象!
而且,这种特殊的、如同“蟹爪”
般蔓延的细小血丝,她似乎……在母亲留下的那本关于奇毒和疑难杂症的手札中,看到过类似的描述!
那似乎是……某种极其罕见的、能侵蚀血脉、凝聚毒邪的慢性奇毒,在长期积累后,才会出现的特殊体征?
苏倾离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闻诊——细听吐纳,辨识病机:
苏倾离俯下身,将耳朵轻轻贴近萧煜的胸口和口鼻处。
他的呼吸极其微弱,仿佛游丝一般,时断时续。
每一次吸气都显得异常艰难,而呼出的气息,则带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是铁锈味还是某种草药后的特殊腥气?
她仔细倾听他的喉间,没有明显的痰鸣音或哮鸣音,说明他肺部的顽疾此刻并未急性作。
但这微弱而带着异味的呼吸,却显示出他心肺功能都已极其衰弱,气机升降失常。
问诊——片言只语,捕捉关键:
虽然萧煜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但偶尔也会有短暂的清醒。
苏倾离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用最轻柔、最简洁的语言,询问他最主要的感受。
“王爷……现在……哪里最难受?”
“胸口……像压着石头……喘不过气……心……跳得很快……又好像……要停了……”
萧煜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断断续续,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濒临死亡的恐惧。
“有没有……特别怕冷?或者……一阵阵地热?”
“冷……好冷……骨头缝里都是冷的……但有时候……又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烧……”
畏寒肢冷,却又时有内热烦躁……这是阴阳离决、寒热错杂的典型表现!
关于萧煜之前的病史、旧疾作的规律、以及这次受伤和中毒的详细经过,苏倾离主要依靠自己之前的观察和判断,以及……在与萧煜清醒的、极其短暂的交流中,引导他说出一些关键信息。
≈bp;例如,她可以问:“王爷之前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心悸胸闷,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之后?”
或者“那‘蚀心血蛊’的余毒,您感觉主要郁积在何处,有何不适?”
她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从萧煜那破碎的、因为痛苦而混乱的言语中,以及秦芷偶尔能提供的一些关于她们在逃亡途中观察到的萧煜的状况(比如他何时咳嗽加剧,何时面色突然变差等),一点点地拼凑出他病情的全貌。
切脉——三指沉浮,生死一线: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切脉。
苏倾离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心神调整到最宁静、最专注的状态。
她伸出三根纤细却异常稳定的手指,轻轻搭在了萧煜左手的寸口脉上。
入手……冰凉而微弱,如同即将断裂的游丝!
她闭上眼睛,凝神细辨。
左寸(心脉):沉!
细!
涩!
时而如游丝般若有若无,时而又如受惊的小鹿般促结不宁!
这不仅仅是心气心阳亏虚,更是心血瘀阻、神明欲散的危重之象!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