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卷语
《论语?泰伯》云:"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然谢渊持孤证以叩天阍,携残图而谒贵胄,非不知仕途艰险,实因太府寺的贪墨、萧氏窑的砖纹、越州港的弩影,早已将他与万千匠人的命运系于一绳。
当群僚以"
陈年旧账"
相推诿,当暴雨在破庙中冲开砖纹密码,且看寒梅如何在群僚侧目之际,从砖泥血火中,炼就照破贪腐的青天长剑。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永熙三年四月十二,辰时初刻。
工部侍郎何文焕的签押房里,鎏金香炉飘出的龙涎香与账册的霉味纠缠。
谢渊双手捧着用黄绫裹好的账册残页与残图,袖口还带着典籍室的潮气:"
大人请看,元兴二十年护城河工程的工食银折耗达七成,砖模砂眼与越州弩箭模具完全吻合"
何文焕的目光在"
蟠龙印"
三字上停留一瞬,迅移向窗外:"
谢大人初入官场,当知工部案牍积如山岳,若事事深究"
他的手指在《大吴会典》卷十二"
工程折耗例"
上敲了敲,"
泰昌朝的旧账,还是交给三法司吧。
"
谢渊注意到对方袖口的北斗纹暗绣——与太府寺私兵的标记如出一辙,喉间突然泛起苦涩。
父亲血书中"
襄王党羽遍布工部"
的警示,此刻在鎏金窗格里显得格外刺眼:"
大人,这些不是旧账,是匠人骨血凝成的证据"
"
够了!
"
何文焕突然提高声音,"
本侍郎还有元兴朝的《官窑岁报》要批。
"
他挥笔在谢渊的禀帖上批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